一文了解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09988.HK) 文章目录:一、核心观点二、公司简介三、业务现状及未来前景评估四、财务表现与估值五、风险提示六、参考来源$阿里巴巴

  • Home
  • 2002世界杯国足
  • 一文了解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09988.HK) 文章目录:一、核心观点二、公司简介三、业务现状及未来前景评估四、财务表现与估值五、风险提示六、参考来源$阿里巴巴

来源:雪球App,作者: 猫抓板-AI,(https://xueqiu.com/5916191107/315384327)

文章目录:一、核心观点二、公司简介三、业务现状及未来前景评估四、财务表现与估值五、风险提示六、参考来源

$阿里巴巴-W(09988)$ $腾讯控股(00700)$ #本地生活# #阿里巴巴#

一、核心观点阿里巴巴集团是中国领先的科技和电商巨头,业务涵盖电子商务、云计算、数字媒体及娱乐等多个领域,在国内外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公司持续创新并优化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在最新的财报中表现出一定增长,但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截止2024年11月11日,共19位分析师对阿里巴巴给出评级。分析师对阿里巴巴持普遍乐观态度,近三个月内84.21%的分析师给予“买入”评级,显示出对公司未来增长的看好。

1、业务概述

淘天集团:淘天集团致力于通过用户优先的策略和88VIP会员计划稳步提升活跃度和GMV,但面临电商市场的激烈竞争、用户增长放缓和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

云智能集团:云智能集团在AI驱动和公共云业务中保持稳健增长,特别是AI相关产品收入实现高增长,但为保持市场地位,仍需在激烈竞争环境中大力投资,短期内盈利面临压力。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国际电商增速显著,得益于AI和供应链扩展。Lazada和速卖通在新兴市场取得突破,但高投入带来盈利压力,尤其在北美市场与TEMU和SHEIN的竞争激烈。

菜鸟集团:依托覆盖全国的配送网络和跨境电商物流服务,菜鸟业务稳步增长。扩展至西班牙等市场显示出其国际竞争力,但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可能增加风险。

本地生活集团:本地生活集团的饿了么业务在订单密度和非餐业务上增长明显,但仍未实现盈利,增速逐步放缓,持续亏损问题亟待解决。

大文娱集团:大文娱集团借助AI技术和自制内容提升效率,改善亏损状况,但在内容创作和高内容成本方面面临巨大挑战,人才流失问题也加大了发展不确定性。

所有其他业务:包括盒马、阿里健康、钉钉和飞猪在内的“所有其他”业务各自领域取得不同程度增长,尤其钉钉AI赋能表现强劲,但实体零售亏损严重、业务重组和出售的可能性给未来发展增添了不确定性。

2、财务表现与估值

截至2024年6月30日,阿里巴巴各业务板块实现收入稳定增长,部分国际业务和云计算表现亮眼。但整体盈利能力因技术研发和国际扩展投入较大而承压。

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概述

营收与利润:本季度阿里巴巴总收入为2432.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经营利润为359.8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

产品交付情况:

淘天集团:加大会员体系和商品匹配技术投入,带动线上GMV和订单量增长,88VIP会员人数超4200万,618购物节表现强劲。

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增长6%,AI产品收入实现三位数增长,云服务在亚太地区保持领先,AI云产品付费用户数环比增长200%。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收入同比增长32%,跨境业务在速卖通和Trendyol平台推动下表现强劲,特别是在欧洲和海湾市场。

菜鸟物流:收入同比增长16%,跨境物流履约解决方案需求增加,支持全球电商物流网络的扩展。

本地生活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2%,高德地图和饿了么订单量提升,本地生活业务亏损显著收窄。

大文娱集团:收入同比增长4%,得益于演出和线上内容的持续增长。

其他业务:盒马、阿里健康等业务收入增长3%,灵犀互娱和高鑫零售的收入有所下降。

毛利率:本季度毛利率因电商和云业务的投入有所下降,但AI和国际电商业务贡献明显增长。

技术进展:阿里云成为中国市占率第一AI训练云服务提供商,发布了支持多语言的通义千问第二代模型,并在巴黎奥运会提供云服务支持。

4. 上行/下行风险提示:

上行风险:淘天集团的用户体验提升、云智能集团AI业务的快速增长、菜鸟的跨境物流扩张、以及阿里国际的市场突破等,将有助于推动阿里巴巴整体业绩的进一步增长。

下行风险: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消费者信心低迷可能影响其主要业务收入增长。同时,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国际市场扩展投入将可能压缩短期利润。

二、公司简介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于1999年在中国杭州成立,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公司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愿景是「成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涵盖电子商务、云计算、数字媒体及娱乐等领域。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在2024年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位列第二,是全球最具创新力的科技龙头企业之一。

三、公司业务现状及未来前景评估阿里的收入主要来自七个核心业务领域:淘天集团、云智能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菜鸟集团、本地生活集团、大文娱集团以及其他。

根据最新的财报数据(截至2024年6月30日):

淘天集团合计:收入1,133.7亿元,占比46.6%,同比变化-1% 中国零售商业(客户管理):收入801.2亿元,占比32.9%,同比增长1% 中国零售商业(直营及其他):收入273.1亿元,占比11.2%,同比下降9% 中国批发商业:收入59.5亿元,占比2.4%,同比增长16%

云智能集团:收入265.5亿元,占比10.9%,同比增长6%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合计:收入292.9亿元,占比12.0%,同比增长32% 国际零售商业:收入236.9亿元,占比9.7%,同比增长38% 国际批发商业:收入56.0亿元,占比2.3%,同比增长12%

菜鸟集团:收入268.1亿元,占比11.0%,同比增长16%

本地生活集团:收入162.3亿元,占比6.7%,同比增长12%

大文娱集团:收入55.8亿元,占比2.3%,同比增长4%

所有其他:收入470.0亿元,占比19.3%,同比增长3%

备注:所有其他包括高鑫零售、盒马、阿里健康、灵犀互娱、银泰、智能信息(主要包括 UC 优视和夸克业务)、飞猪、钉钉(此前于云智能集团分部汇报)和其他业务。

淘天集团业务展望看多因素

用户优先策略成效显著:淘天集团坚守“用户优先”策略,通过改善消费体验与优化商家经营生态,本季度线上GMV保持稳定增长,订单量同比实现双位数提升,购买人数和频次持续增加。这一系列用户体验优化措施正逐步转化为实际业务增长,有望持续提升平台的活跃度和交易规模。

88VIP会员增长强劲:88VIP会员人数已突破4200万,同比保持双位数增长。数据显示,88VIP会员的年均消费额是普通会员的9倍。作为淘天集团的重要用户资产,VIP会员的快速增长将进一步提升平台的用户黏性和消费频次,从而增强平台的长期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技术服务费新规实施:淘天集团自9月1日起对商家收取0.6%的“基础软件服务费”,这不仅提升了淘系电商的变现能力,成为平台新的收入增长点,也反映出其服务价值的增加。据分析师估计,此项费用预计每年为阿里巴巴带来超百亿元人民币的额外收入。

看空因素

激烈竞争压力持续:淘天集团面临来自拼多多、京东等竞争对手的持续挑战。根据财报数据,2024财年第一季度淘天集团收入为1133亿元,同比增长仅为4%。相比之下,拼多多2023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23%。这表明淘天在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压力,可能需要持续增加营销和补贴支出来维持市场份额。

用户增长放缓:尽管淘天集团88VIP会员数量达到4200万,但整体用户增长已趋缓。财报显示,淘宝APP日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仅为6.5%。这远低于拼多多等竞争对手的用户增速,反映出淘天在用户获取方面面临挑战。

经济下行影响消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可能影响消费者信心。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低于预期。这种宏观环境可能对淘天的GMV和收入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技术投入加大压缩利润:为了保持竞争力,淘天集团需要在AI、大数据等技术领域持续加大投入。财报显示,阿里巴巴2024财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38.76亿元,同比增长2%。这种持续的高额投入可能在短期内压缩淘天集团的利润空间。

云智能集团业务展望看多因素

AI相关产品收入高速增长:最新财报显示,阿里云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两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这表明阿里云在AI领域的投资和布局正在快速转化为实际收益,为云智能集团带来新的增长点。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扩大,这一增长趋势有望持续,将成为推动云智能集团业务增长的重要动力。

公共云业务稳步增长:阿里云核心公共云产品(包括弹性计算、数据库、AI产品等)收入实现了同比两位数的增长。这表明阿里云"AI驱动,公共云优先"的战略正在取得成效。公共云业务的稳步增长不仅能够提升阿里云的市场份额,还能为其带来更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扩大:阿里云与大部分头部的中国大模型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这种合作关系不仅能够扩大阿里云的客户基础,还能促进技术交流和创新,有助于阿里云在AI和云计算领域保持竞争优势。

看空因素

激烈竞争:阿里云面临来自国内外云计算巨头的激烈竞争,如亚马逊AWS、微软Azure以及腾讯云等。根据Canalys的数据,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中,阿里云占34%,华为云占15%,腾讯云占14%。尽管阿里云仍保持领先,但其他竞争对手正在迅速赶上。这种竞争格局可能导致阿里云不得不通过降价等方式来维持竞争力,从而影响利润率。

大规模投资压力:为了保持技术领先和市场竞争力,阿里云需要持续进行大规模投资。财报显示,阿里巴巴强调“将继续对客户和技术进行投入,尤其是在AI基础设施方面,以提升AI领域的云采纳量,并维持市场领先地位”。这些投资可能会在短期内对盈利能力造成压力。例如,阿里云在2023年推出了针对特定行业的8个垂直模型,以及代码生成和客户支持等功能,这些都需要大量研发投入。

业务结构调整:阿里云正在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减少低利润率的项目制合同,转向聚焦公共云业务。财报中提到,“该部分收入同比增长主要由阿里巴巴合并业务推动,而不包括阿里巴巴合并业务的收入则同比略有下降。这一下降主要是由于该公司通过减少低利润率的基于项目的合同收入来不断努力提高收入质量。”这种转型虽然长远来看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但可能导致短期内收入增速放缓。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业务展望看多因素

全球领先数字化供应链网络:阿里巴巴加速建设全球领先的数字化供应链网络。根据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本季度收入达292.93亿元,同比增长32%,为所有业务中增速最显著的板块。特别是国际零售业务增长38%,主要由跨境业务(如速卖通Choice业务)的快速发展推动,显示出阿里全球供应链战略对业务增长的显著促进作用。

AI+海外数字零售技术:阿里巴巴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的AI+海外数字零售核心技术能力。财报显示,阿里云AI相关产品收入实现三位数增长。通过AI技术解决跨语言翻译、跨国别客服等问题,将大大提升用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并帮助更多商家实现从本地到全球化的转变,为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新兴市场突破:阿里巴巴在重点新兴市场的扩展成效显著。例如,Lazada于2024年7月在东南亚市场实现盈利;在拉美市场,速卖通与巴西最大线下零售平台Magalu达成战略合作。这些成绩表明,阿里的市场扩张战略正在取得实质进展。

全托管模式的推广:全托管模式显著提升了平台竞争力。根据最新财报,速卖通Choice业务的用户体验在本季度环比大幅改善。2024年4月,基于全托管和半托管的Choice订单已占速卖通整体订单的70%以上,显示出全托管模式对提升用户体验和平台吸引力的显著成效。

看空因素

盈利压力持续: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特别是Choice业务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更大的盈利压力。蒋凡在财报会上承认,由于在新兴市场进行了较为激进的投资以及Choice商业模式占比上升,导致亏损扩大。这种商业模式的转型需要时间来优化盈利能力,短期内可能会继续影响整体财务表现。

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海外市场,阿里国际面临着来自其他跨境电商平台的激烈竞争。特别是在北美等重要市场,TEMU和SHEIN等竞争对手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了在这些市场扩大份额,阿里国际需要加大投入,这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成本压力。

全托管模式的风险:速卖通的Choice业务采用全托管模式,虽然带来了订单的快速增长,但也增加了平台的运营成本和风险。蒋凡透露,未来AE Choice可能会为速卖通贡献超过50%的订单量,但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这种模式的扩张可能会加大平台的库存和物流管理压力。

菜鸟集团业务展望看多因素

末端配送网络优势:菜鸟驿站已覆盖全国2800个城市,拥有50万家合作门店和5万名配送员,其中线下门店超过20万家,成为全球门店数量最多的物流平台。这一广泛的末端配送网络为菜鸟提供了显著的竞争优势,有助于提升配送效率和用户体验。

跨境电商物流业务持续增长:2024财年菜鸟营收达99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主要受益于跨境快递履约服务收入的增长。具体数据显示,菜鸟已将速卖通的“无忧优先”服务拓展至墨西哥、波兰、意大利、葡萄牙等四个国家,累计覆盖14个国家。这一与速卖通的紧密合作不仅扩大了菜鸟的业务范围,也增强了其在跨境物流市场的竞争力。

海外本地快递业务快速扩张:在西班牙,菜鸟的科尔多瓦、格拉纳达、托莱多三地包裹量在过去9个月平均增长86%。本季度,菜鸟在这三地新设配送站点,使西班牙本地自营配送站点增至19个。这样的快速扩张不仅提升了菜鸟在欧洲市场的渗透率,也为其带来了更多收入来源。

全球供应链解决方案升级:菜鸟联合速卖通增设青岛、成都、天津等地的跨境仓,针对出海品牌、大件商品和服饰等推出跨境物流专线,并为跨境大卖家和品牌商提供入仓多平台发货、上门揽收等多项服务。这些差异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不仅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也提高了菜鸟的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看空因素

跨境物流竞争加剧:尽管菜鸟在跨境物流领域有所增长,2024财年营收达到99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但面临来自其他电商平台和专业物流公司的激烈竞争。这可能导致菜鸟需要持续增加投入以维持竞争力。例如,菜鸟在2024年第二季度的经调整EBITA为6.18亿元,同比下降30%,主要是由于跨境物流履约解决方案的投入增加。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作为跨境物流服务提供商,菜鸟的业务表现与全球贸易环境密切相关。虽然2024年1-3月菜鸟单季营收同比增长30%,达到245.57亿元人民币,但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菜鸟正在全球启动第二批eHub建设,以应对电商在全球的快速扩张和新的制造中心的涌现,这种大规模投资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可能面临风险。

本地生活集团业务展望看多因素

饿了么单位经济效益持续改善:财报显示,饿了么的单位经济效益(UE)持续为正并不断改善,直接推动了本地生活集团收入的增长和亏损的收窄。UE的持续改善意味着每单的盈利能力提升,为未来实现盈利奠定了基础。

非餐业务快速增长:饿了么在非餐业务方面取得了快速增长,拓展了新的收入来源。2023年6月,饿了么宣布面向医药、鲜活、商超、酒饮、大百货五大重点细分行业推出定制激励计划。非餐业务的扩张不仅增加了总订单量,还提高了平均订单价格,为本地生活集团带来了更多收入增长点。

订单密度持续提升:本地生活集团的订单密度持续提升,特别是饿了么的订单量实现同比和环比双增长。2024财年第三季度,本地生活集团订单同比增长超过20%,年度活跃消费者环比持续增长,超过3.9亿。订单密度的提升意味着单位时间和区域内的订单效率提高,有助于降低配送成本,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经营效率持续提升:通过持续优化经营效率和创新市场策略,本地生活集团的亏损持续收窄,亏损率从50%以上大幅下降至16%左右。2025财年第一季度,本地生活集团季度经调整EBITA(经营损益)亏损进一步收窄至3.8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9.82亿元减少超过80%。经营效率的提升为未来实现盈利奠定了基础,也展示了管理团队的执行力。

看空因素

持续亏损:尽管本地生活集团的亏损在逐步收窄,但仍未实现盈利。2024财年该板块亏损98.12亿元人民币,尽管相比上一财年减亏超过25%,但距转正盈利仍有一段距离。持续亏损将影响该业务的长期发展和投资吸引力。

增速放缓:本地生活集团2024财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速为19%,相比阿里其他业务板块如国际业务(45%)和菜鸟集团(30%)的增速,增长势头相对温和。增速放缓可能意味着市场竞争加剧或业务发展遇到瓶颈。

市场竞争加剧:在外卖和地图导航等领域,美团、滴滴等竞争对手的存在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激烈的竞争环境可能会压缩本地生活集团的利润空间,并增加获客和留存成本。

大文娱集团业务展望看多因素

AI技术赋能内容创作:阿里大文娱计划利用AI技术提升内容创作效率和质量。这将有助于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内容产出速度和数量,从而增加优质内容供应,吸引更多用户。

持续优化成本结构:大文娱集团通过持续优化经营效率和创新市场策略,亏损持续收窄。2024财年经调整EBITA亏损从上一财年的27.89亿元收窄至15.39亿元,减亏45%。这表明集团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未来盈利奠定了基础。

自制内容战略:优酷将坚持头部内容战略,提高自制内容比重,通过稳定且差异化的独播内容来强化会员心智。这有助于提升用户黏性和付费意愿,增加订阅收入。2024财年第二季度,优酷线上订阅业务实现增长,带动大文娱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1%。

线下娱乐市场复苏:2024财年第二季度,受益于夏季线下娱乐市场强劲复苏,大麦网GMV获得三位数增长,盈利能力同比持续改善。这表明线下演出、展览等业务有望持续增长,为大文娱集团带来更多收入。

看空因素

优酷收入下滑:根据阿里巴巴2024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大文娱集团收入为49.45亿元,同比下降1%,主要是由于优酷收入轻微下降所致。优酷作为阿里大文娱的核心业务之一,其收入下滑反映出在激烈的视频流媒体市场竞争中面临挑战,可能会影响大文娱集团整体业绩表现。

内容生产能力不足:中信建投的研报指出,阿里文娱自身内容生产能力偏弱是导致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内容为王的娱乐产业中,缺乏强大的内容创作能力可能会限制阿里大文娱吸引和留住用户,从而影响其长期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高额内容成本:财报显示,阿里大文娱板块持续面临巨额亏损,2018年第三季度亏损48.05亿元,比2017年同期增长近15亿元,主要原因是投资原创内容生产及购买版权。高昂的内容成本持续侵蚀利润,可能会影响大文娱业务的盈利前景。

人才流失风险:阿里大文娱近年来经历了多次高层变动,包括原阿里文娱大优酷总裁、阿里音乐CEO杨伟东因经济问题被调查等。频繁的高层更迭可能会影响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加人才流失的风险,从而影响大文娱业务的长期发展。

所有其他业务看多因素:

盒马业务增长强劲:盒马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其全球购业务录得强劲增长,过去一年商品销售总额(GMV)同比上升超过100%。盒马计划今年下半年推出首个围绕健康生活主题的自有品牌,涵盖保健品及儿童营养品等,为消费者带来更适合中国人体质的保健营养商品,增加更多收入来源。

阿里健康业务前景广阔: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提升,阿里健康在医药电商、互联网医疗等领域的布局有望迎来快速发展。虽然2024财年Q4阿里健康收入有所下降,但这可能是短期调整。长期来看,中国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巨大,阿里健康作为行业领先企业,其在线购药、远程问诊等方面的优势,将为"所有其他"板块带来新的增长点。

钉钉AI赋能推动增长:截至2024年3月,使用钉钉人工智能功能的企业和组织累计超过220万家。随着AI技术在协同办公领域的深入应用,钉钉有望吸引更多企业用户,推动付费用户数量和收入的增长。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财报中强调,AI产品的客户及相关云计算收入加速增长,这将直接惠及钉钉等AI相关业务。

飞猪旅游业务复苏:作为阿里旗下的在线旅游平台,飞猪有望受益于旅游需求回暖,为"所有其他"板块贡献更多收入。根据文旅部数据,2024年中秋假期,国内出游旅客达到1.07亿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6.3%;旅游收入510.47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8%。虽然财报中未单独列出飞猪的具体数据,但从整体旅游市场复苏趋势来看,飞猪业务有望实现显著增长。

看空因素:

实体零售业务持续亏损:高鑫零售和盒马等实体零售业务持续亏损,拖累整体业绩。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所有其他”营收470.23亿元,同比下降7%,主要是由于高鑫零售收入下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蔡崇信也表示,传统实体零售业务不是阿里的核心业务,考虑逐步退出。这表明阿里可能会缩减对实体零售的投入,影响该板块未来增长。

业务重组和资产出售:阿里正在进行业务重组,可能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例如,盒马创始人侯毅卸任CEO,高鑫零售CEO林小海也离职,引发市场对阿里出售这些业务的猜测。如果出售成真,将直接影响“所有其他”板块的规模和收入。

财务表现与估值阿里巴巴近五个季度营收呈波动趋势。2023Q4达到营收峰值2603.48亿元,但归母净利润急剧下降至145.55亿元,净利率仅5.59%,显示出成本或非经常性支出压力。2024Q1进一步滑落,净利率降至1.52%,但2024Q2有所反弹,营收2432.36亿元,净利率回升至10.03%。整体来看,公司盈利能力面临挑战,需关注成本控制及收入稳定性。

2024 Q2 季度财报概览1. 财务与利润表现

营收与增长:本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2,432.36亿元,同比增长4%。经营利润为人民币359.89亿元(约49.52亿美元),同比下降15%。下降主要由于去年同期的股权激励相关费用调整因素。

盈利能力: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 242.69 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 240.22 亿元(33.06 亿美元),同比下降 27%。

成本控制:经营利润为人民币359.89亿元,同比下降15%。销售及营销费用率同比上升20%,主要由于加大了对电子商务业务的投资。

现金流与资产:本季度自由现金流为人民币173.72亿元,同比下降56%,主要反映了阿里云基础设施投入和运营资金变化带来的影响。过去一个季度回购 58 亿美元股份。

2. 业务表现

市场与交付:淘天集团:通过加强会员体系和商品匹配技术的投入,带来了线上GMV和订单量的显著增长。88VIP会员数同比增长,达到4200万以上。本季度成功的淘宝天猫618购物节对GMV和市场份额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云智能集团:收入达人民币265.49亿元(约36.53亿美元),同比增长6%。其中,AI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达三位数,推动公共云和AI基础设施应用的增长。阿里云继续领先于亚太地区,在全球市场中的认可度不断提升。AI相关云产品付费用户数环比增长超200%,表明市场需求强劲。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收入同比增长32%至人民币292.93亿元,速卖通Choice和Trendyol平台在欧洲和海湾地区市场投入加大,带动跨境业务的强劲增长。菜鸟物流:跨境物流履约解决方案的收入增长使菜鸟收入达人民币268.11亿元,同比增长16%。通过数字化全球物流网络的建立,菜鸟进一步强化了跨境电商协同效应。本地生活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2%至人民币162.29亿元,由于高德地图和饿了么订单量的提升,该业务的亏损显著收窄。大文娱集团:收入同比增长4%至人民币55.81亿元,主要来自演出赛事及线上内容的增长。所有其他:收入同比增长3%至人民币470.81亿元,主要是由于盒马、阿里健康及 智能信息的收入增长所致,部分被灵犀互娱及高鑫零售的收入下降所抵销。

技术与合作: 阿里巴巴在技术上持续推进AI和云计算创新,推出了AI驱动的“全站推广”工具,提升商家营销效率;发布了通义千问第二代开源模型,支持27种语言,在推理和代码生成等领域性能显著提升。阿里云成为中国AI云服务市占率第一,并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支持远程视频制作和AI实时回放,覆盖数十亿观众。

战略与未来展望: 阿里巴巴表示将会通过加强会员体系、提升用户体验及在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巩固其在零售、电商、云计算等领域的领导地位,其他业务则通过提升运营效率实现减亏。

估值

在分析阿里巴巴的估值时,市销率(P/S)更适合。由于阿里巴巴作为科技和电商巨头,处于高成长性行业,其盈利能力波动较大,而营收相对稳定,使用市销率能更好反映公司成长潜力和市场地位,避免净利润波动带来的估值偏差。

阿里巴巴过去五年的市销率(P/S)从2019年底的8.76逐年下降,至2024年Q3达到1.35的低位。该指标显示了公司估值压力的持续下降,主要原因可能与市场对增长预期的调整、竞争加剧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关。目前市销率为1.75,略有回升,表明市场可能对公司短期增长预期有所改善,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反映了投资者的谨慎态度。

风险提示上行风险:

市场需求增加:云智能集团的AI产品需求大幅增加,AI基础设施应用和相关云产品的用户数增长迅猛,若市场需求持续提升,将推动公司收入增长。

会员体系增强:淘天集团加强会员体系和商品匹配技术带来了显著的GMV增长,88VIP会员数稳定增长,若用户忠诚度和参与度进一步提升,可有效增加消费频率与金额。

国际扩展成功: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在欧洲和海湾市场的投入和跨境业务扩展良好,若新市场持续增长,将显著提升国际营收和品牌全球化的进展。

下行风险:

运营成本上升:云智能和电子商务的高投入带来营销及研发费用的增加,若市场增速放缓,可能导致利润进一步收窄。

全球经济波动:国际业务扩展依赖海外市场,但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较高,欧洲和其他主要市场的经济下滑可能影响需求并对营收产生压力。

监管和竞争压力:云计算和数字商业行业竞争激烈,同时受到国内外监管政策变化影响,若政策趋严或竞争对手加速扩张,可能对公司市场份额和利润率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来源: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