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村庄,流传有穆桂英故事,遗迹作证,当地人民更立庙供奉她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说起历史上的奇女子,穆桂英绝对榜上有名,很多人都说穆桂英是虚构人物,但是即使是虚构人物,还是有很多地方争着把她当作地方名人,就好比如今孙悟空都被一些地区抢注地方名人标签一样,今天我就来到了这座据传是穆桂英出生的小山村,一起去探寻穆桂英的踪迹。

穆桂英出生的这个小山村就是山西省繁峙县木格村,原名穆柯寨,村庄依山而建,239国道横贯南北,因位于山区,村里的建筑都是就地取材,远远的看去,一座座石头房错落有致,点缀在山坡上,根据村庄名字,如果是因为穆桂英而建立的村庄,那么这个村庄也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这里可不光只有穆桂英的一些子虚乌有的传说,还真的有遗迹建筑存在,木格村四周的大山上还有穆桂英洞,有古擂台,有演兵场,站在穆桂英洞,居高临下,俯视万物,一旁就是悬崖峭壁,顿时让人有一种巍然耸立的惊惧感。

村子附近有一座穆桂英纪念殿,当然在这里还有一个更接地气的名字,穆桂英庙,修建于三年前,原来的穆桂英庙早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但是新修的庙也能感受到历史带来的厚重感与庄重肃穆的氛围,咱们接下来就一起参观一下这座宏伟壮观的穆桂英庙吧

一条大河汹又急,风吹铁粉荡两岸,村庄外的峨河发源于五台山北台顶,顺着这奔腾的河水,继续前行百余步就可以看到一座恢宏的建筑迎面而来,这就是穆桂英庙。平日里,这里比较冷清,几乎没什么人,仅是零散的过路客,偶然行至进来一游,高大的红色院墙,难以遮挡那飞檐反宇,大门上有一牌匾,穆桂英文化纪念馆,每年六月初三,是穆桂英庙庙会,这里会请来各地戏班,吹吹打打,唱戏敲锣,好不热闹,十里八乡的百姓,也会齐聚于此,届时庙里还提供斋饭,以供来客品食。

穆桂英庙占地巨大,前面是戏台,进深十余米,高大的红色檐柱看着工艺虽然简单,但却显得落落大方,院子中心,配景也是不少,除了必备的香炉,还有二龙戏珠和兔子,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吧,大殿外的这只大兔子,通体铜色,面朝东方,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这玉兔日复一日的捣药,终于感化了文殊遂被收为协侍,成为兔属相人的守护。

这里便是穆桂英庙正殿,重檐歇山顶檐顶上方六个大字熠熠生辉,穆桂英纪念殿,山墙通体绿色,四根金色檐柱遒劲有力,门前还有两位女协侍像。进入正殿,只见一派富丽堂皇的宫殿样式,金碧辉煌的内景更证明了当地人对于穆桂英的崇拜与信仰,整体来看,这座殿宇里面,大大小小最少也有几百个神像,东墙供奉着五髻童子,手持金刚镯,身披三绶,好一派威风凛凛,正中坐着是文殊菩萨,可能大家会疑问,怎么这文殊菩萨长得那么像哪吒啊,原来文殊二字是古印度梵文,它翻译成汉语就是文殊师利童真与孺童文殊菩萨,所以说这里的文殊菩萨长得好像小孩,天真而无邪。西墙这面也供奉着数位神仙,我们从右往左分别看一下,有创立中国第一座古刹洛阳白马寺的摄摩腾,有东汉第二位皇帝孝明帝,还有竺法兰尊者,它与摄摩腾都是中原佛教鼻祖,再往左边依次就是财神赵公明,长寿地神尊,西海龙王,以及他的龙子龙妃了。

正中供奉的三位神仙分别是右面的黎山老母,正中的孺童文殊菩萨,以及左面的穆桂英,由于这里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所以文殊坐正中,而黎山老母是中国很多巾帼女将的师父,比如祝英台、樊梨花、白素贞以及穆桂英都是黎山老母的弟子,咱们主要说左面的穆桂英神像,只见她头戴冕冠,仪态端庄,穆桂英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统领大宋军队大破辽国天门阵,虽为女流之辈却胜过许多的七尺男儿。

杨家将的故事,千古流传,世代讴歌,一门忠烈,何等悲壮,尤其是十二寡妇征西,更是催人泪下,历史上有没有穆桂英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杨家将精忠报国的精神仍然指引着我们不断砥砺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